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品牌展播 > 民生 正文

河北:多元养老守护“夕阳红”

时间:2022-10-26 来源:新华网
导读: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切实解决群众就医负担重、养老质量差、失能养护难等问题,河北各地积极探索多元化养老新模式,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更好守护“夕阳红”。适老化改造提升居家养老品质“屋内的地面铺了防滑地砖,门口的台阶改成坡道并安了扶手,还配置了凳拐,出入更方便、也更安全了。”说起家里的新变化,衡水市高新区苏正办事处中野营村村民苏庆新满心欢喜。苏庆新今年68岁,因糖尿病造成腿部破口处不能愈合,2017年进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切实解决群众就医负担重、养老质量差、失能养护难等问题,河北各地积极探索多元化养老新模式,提升养老服务水平,更好守护“夕阳红”。

适老化改造提升居家养老品质

“屋内的地面铺了防滑地砖,门口的台阶改成坡道并安了扶手,还配置了凳拐,出入更方便、也更安全了。”说起家里的新变化,衡水市高新区苏正办事处中野营村村民苏庆新满心欢喜。

苏庆新今年68岁,因糖尿病造成腿部破口处不能愈合,2017年进行了右腿截肢手术,生活不能自理,长期依靠轮椅生活,属于特困供养人员,家中不方便的地方也无力自行改造。如今苏庆新家的新变化,得益于衡水市今年实施的养老服务提质增能工程。

据了解,该项工程既是河北省确定的20项民生工程之一,也是衡水市政府民生实事的重要内容。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改善其居家生活照料条件,提升居家养老服务品质。

衡水市滨湖新区魏屯镇邢村村民邢红旗也同样享受到了适老化改造带来的便利。邢红旗今年62岁,先天智力三级残疾,属于特困供养对象。滨湖新区工作人员主动对其居家环境提出整体改造方案,将凹凸不平的地面重新平整硬化,安装了扶手并改造了如厕洗浴设备,还配置了沐浴椅。

“适老化改造是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的重要一环,更是补足居家养老、满足群众养老需求的关键一招。”衡水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衡水市民政局统筹考虑老年人的居家适老化改造需求和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制定了《2022年养老服务提质增能工程实施方案》,并下发《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和老年用品配置清单》,明确地面、卧室、如厕洗浴设备改造及老年用品配置等4个大类7个基础项目,老年人可自愿申请改造其中某项或全部7个项目。

衡水市民政局还按照“一户一档”要求统一制作《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档案》,建起全市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居家适老化改造台账,对工程项目的每个环节实现表单化管理。在改造过程中,工作人员逐户上门评估,以符合老年人家庭改造意愿和实际需求为前提,“一户一方案”确定改造内容,满足老年人的居家生活、起居行走、康复护理等需求。截至目前,衡水市共完成1080余户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家庭改造,超额完成省定任务。

健全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

“在这里能够吃好住好,平时还有慰问演出活动,我很知足。”今年67岁的五保户陈增强入住沧州市吴桥县沟店铺乡老年养护院后表示,现在生活过得很踏实。

为解决特殊困难老年人养老问题,吴桥县投资4000万元建设了沟店铺乡庞庄村老年养护院和杨家寺乡辛集村老年养护院,全面保障建档立卡脱贫人口中的无儿无女老年人、重度残疾人和分散供养特困人员集中养老。同时,吴桥县对10个乡镇养老机构进行整合,建成4所区域养老院,从衣、食、住、医、葬等多方面提供保障,不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

据了解,近年来吴桥县按照“多层级、全覆盖、兜底线”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县乡村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养老服务提质增效。截至目前,全县建成养老机构14所,其中公办县级养老机构7所,民办养老机构7所;农村精品幸福院13所,村级互助幸福院87个;社区日间照料点8个。

围绕县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吴桥县高标准建设县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精心打造社区日间照料点,积极开展社区养老服务,为城区老年筑起“幸福巢”。目前,全县8社区均打造了集棋牌、阅览、书法等休闲娱乐活动于一体的老年人关爱服务站,并配备了床、桌椅、厨具等生活物品,满足县城内老年居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日间照料服务站实现全覆盖。

在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方面,吴桥县聚焦农村老年人“抱团养老、守望相助”的互助养老需求,积极探索“适合农村、贴近农民”的养老新模式,大力发展农村互助幸福院,为老年人提供助医、助养、助乐等综合服务。通过“集体主办+自愿互助”“机构运营+辐射周边”“低偿收费+互助养老”“老年食堂+休闲娱乐”“医养融合+康养服务”等多种运营管理模式,实现农村养老“离家不离区域、离亲不离感情”。

把农村特困人员“养”起来,把符合条件的困难人员“兜”起来,把农村老年人“聚”起来,把有家庭或有社会照护能力的老年人“看”起来——吴桥县养老服务工作实现了县、乡、村全覆盖,让老年人和特殊群体各有“去”处,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探索“医、养、险”三位一体养老新路径

“一些老人的孩子都不在身边,生病后回到家也没更好办法。在这里吃住不愁,还有医生守着。”2010年,李世超从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回到老家巨鹿县西郭城镇小张庄村母亲开办的健民医院坐诊。没多久,他就发现有的老人住进来后就不愿意走了。几经思索,李世超和母亲商量在医院里办一家养老院。

巨鹿县卫健局副局长张建一介绍:“个别独居老人有长期医疗、护理需求时,把医院当成养老院,给医疗资源造成压力;而县、乡养老院收费高、管理差,闲置率普遍在40%左右。关键是医、养机构互相独立,老人一患病就要往返于家庭、医院和养老院之间,既耽误治疗也增加了家庭负担。”

为解决上述问题、聚焦健康养老,巨鹿县整合县、乡、村医疗资源,创建了“医、养、险”三位一体新路径,探索出“巨鹿模式”。其做法可以概括总结为“351”。

“3”是聚焦“三个共享”,促进医养结合规范化。巨鹿县聚焦政策共享,出台《“医养一体、两院融合”机构养老试行办法》,整合各部门优惠政策,实现政策融通;聚焦设施共享,采取托管、协议合作、创建“医养综合体”等方式,实现县乡村医疗和养老资源设施共建共享、互联互通;聚焦人员共享,统筹医护技能和养老技能培训平台,培育了一批“一专多能”医养领域复合人才,实现人员联通。

“5”是创新“五建”,推动医养发展多元化。巨鹿县整合项目“联体建”,引导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一体立项、一体建设,创建 “医养综合体”;挖掘优势“扩容建”,鼓励医疗机构向“医养综合体”功能拓展延伸,建设医养中心;龙头先行“带动建”,以县医院为龙头,联建乡镇卫生院和民营医养中心,充分满足群众多层次养老需求;机构合作“协议建”,对不具备建设“医养综合体”条件的养老和医疗机构,引导签订《医养合作协议》;居家医养“签约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对居家的失能、部分失能老人每周提供1-2次长护险上门服务。

“1”是创设“一项保险”,确保医养服务长效化。2016年8月,巨鹿县在全省率先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资金筹集上,将标准定为每人每年50元,形成并完善了“全民缴费+财政补贴+医保统筹基金+福彩公益金补助+社会捐助”的多方共担资金筹措机制,城镇职工每人缴10元、城乡居民每人缴5元。在保障范围上,目前已将中度和重度失能人员纳入保障范围并启动了居家护理业务,全县长期护理保险定点医养机构达到21家,县乡村医养护理机构实现全覆盖。在服务标准上,设定医疗专护、机构护理和居家护理三类定额报销等次。在县域内接受医护服务的,报销比例为65%,县域外为55%。

“截至目前,全县拥有33家规模医养中心,共入住老年人1500余人;累计有4700余人享受了长期护理保险待遇,服务人次超30万。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提升基础设施、支持政策和运行机制,加大医养机构星级评定、医护人员培养等工作力度,争创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县。”巨鹿县副县长龙赛说。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22 中北国斗网版权所有 中沿通科技有跟公司独家营运 重庆市江北区北城天街15号7幢30-6 马总13808307738
渝ICP备2022011858号 渝公网安备:50011300142号
Top